出街街
幾時帶BB出街,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很深層次的問題。
在坐月期間,除了到醫院覆診,BB和媽咪都好聽長輩話,乖乖地坐在家裡。一般聽人講唔帶BB出街的原因有:怕吹襯、凍襯、熱襯、曬襯、焗襯、多塵、唔好比BB見咁多人怕BB小氣、去人多地方有菌會病、BB太細用孭帶會夾襯BB、躺在BB車會震襯...... 好多好多不同的論點,有些有論據及論証,有些有論據沒有論証,有些則論據和論証都沒有。
...
男女之間一個好大的分別,就是男的會比較理性去分析問題,而女的就比較感性一點。潮爸會用理性分析問題,但在與各媽媽級交流湊B心得中,嘗試盡力去打開自己感性的一面,去感受各媽媽於對湊B的感性。
BB係囡囡,出世屬於正常體重,不是大B。生長線也都只徘徊在25%ile 至50%ile之間,W/H比列fall into median,總之人家comment就是睇相好大個,見真人好細粒。抱出街街,人家都會問BB幾大?坐完月出街,人家話做咩咁快帶BB出街;兩個月大帶出街,人家話無人帶咁細個BB出街;三個月大......到四個幾月大,去ToyRus,坐巴士,行超市,人家都會出於關心地講同一句說話。有一次去一間比較企理的酒樓飲茶,經理(男)幫我們點菜,他亦順口問了同一句說話,他接着說他的女兒一歲零兩個月才敢帶出街,怕咁細個帶出街唔知會有啲咩事,他說我們很勇敢!
經過這一段時間接收到同一提問及人家的擔憂,按捺不住到網上搜尋"幾時帶BB出街?" 有很多媽咪都post咗意見上網。有的說坐月期間"頂不住"已帶BB出街;有的滿月後帶BB出街食滿月飯;有的兩個月後才抱BB出街。母嬰健康院提議最早滿月後,亦有些前輩及長輩叫潮爸多帶BB出街,多見一些人比只是留在家好。
每個家庭、媽咪及BB的情況也不同,BB幾大才帶出街,真的沒有一個Standard。總之,每次帶BB出街,潮爸都會先諗,目的地,外出時間⌚️及多久,天氣狀況而作出適當的配套:
1. 先check check天氣報告,看看溫度、濕度、晴天、 雨天 (at least)
2. 準備好被仔、衫子、風扇、遮等等(for short trip)
3. 準備好2 + 奶粉和水或Ready to feed、片片、濕紙巾、砂巾、BB袋等等(for 長途or long hours outing)
4. 大人也要自己做好個人衛生,多洗手。
5. 大人自己唔病+乾乾淨淨,細菌就唔會惹到BB。
外間環境的衛生,外間空氣有多少細菌,是其中一部份;衛生環境差的地方或太擠擁的地方都不適宜去;另外多加留意BB的狀態及個人衛生,問題自然可迎刃而解。
趁太陽差不多落山,外面無咁熱,帶BB出街街行吓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