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瀏覽器版本已過時。我們建議您更新瀏覽器到最新版本。

在社交媒體上共用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babyandpapa/posts/331522887033807

 

手勢

 

還記得single時,去朋友家探BB,都唔敢抱BB,因為怕整親人家的BB唔好意思,同埋怕一抱BB就喊而感到「一陣無奈」+ 「極度瘀皮」,所以都只是遠觀而不近玩。到太太有,自己若干個月後,自己就一定要由一個外行人變成一個「業餘專家」,如果要將這個轉變定一個限期,必定係less than九個月!無可奈何地+膽粗粗地+不屈不撓地,去學怎樣抱BB。

 

經歷九個月的鍛練包括:跑步操aerobic exercise,舉啞鈴操strength,同埋打Thai boxing操endurance,因為自知BB出世後可能會少時間做運動。有好多人會話:「湊住BB咪日日都要做好多運動囉!」早幾年已清晰這個部分,去gym做的或好舒暢而沒有心理壓力地去做的叫「運動」;而有潛在壓力地去做的叫「勞動」。如果將能將各種勞動而變成運動,那就非常完美,但這個可能性或許不大。還有,有機會就抱下其他BB,等自己個B出世時,唔會「拿手唔成勢」。

 

BB終於出世,入到二等房,太太叫潮爸抱下囡囡,潮爸雖然好想抱下囡囡,但都:「等等先,冷靜下先!」預計太太第三日便可以出院,所以潮爸第二日就鼓起勇氣抱下囡囡,然後就立即影張第一張全家福!不過潮爸或許過分擔心,因為返到屋企,來日方長仲有大把時間練。

經過每天湊B嘅intensive training,並且有兒科專科護士喜喜姐姐提點,現在終於學有少少所成。偶爾都有人讚潮爸:「抱B手勢好熟手喎!」抱得B多,潮爸發覺有兩樣「同等」重要,就係抱得BB舒服+一定唔好整親自己。潮爸影幾張相,懇請各媽咪級賜教。

 

附圖一:用左手抱,左手握實BB左邊大脾,將BB頭仔放在左手二頭肌(老鼠仔),左邊膊頭不要縮起。

附圖二:兩隻手抱,左手握實BB左邊大脾,用右手輕輕托住BB左邊「加拿大」,右手有活動性可以比BB前後左右郁少少。

附圖三:兩隻手抱,左手用力(forearm)托住BB屁股,右手從後面用力握實BB右邊「加拿大」。(右手要握實,因為左手只承托着BB)

附圖四:用單手抱,手掌用力托住頭仔,BB望住自己,用upper arm 及「加拿大」夾住BB個屁股仔或仔。(這種抱法外國人的爸爸會用,好似夾住個美式足球咁)

附圖五:兩隻手抱,用左手托住BB屁股仔,用右手握實BB左。(BB兩隻仔都可以踢下踢下隻仔,so far囡囡最鍾意呢個抱法)

BB越大越重,而越大就郁得多及越大力,抱BB要量力而為,整親either BB or 大人都唔好。Stay safe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