兄弟姐妹
潮爸現在只有一個囡,亦只湊住一個囡,身邊的人每每跟囡囡玩完,就會問潮爸幾時生第二個,跟住又話第一個係囡,第二個就會係仔!早期剛剛生完,BB媽咪傷口都未埋,大家都不停地追問幾時生第二個:「生就趁早!」「橫掂生開,快啲生多個!」當然,潮爸當然冇時間諗呢啲嘢,因為當時實在太多事情一次過擁埋嚟,少啲精神都唔得!
上年年尾去飲,碰到一個很久沒見的朋友,她又是說:「生多個陪BB玩冇咁悶。」其實呢個方案,潮爸諗咗好多年,百思不解,「生多個,對於第一個BB真係冇咁悶?」有些朋友就會等第一個大小小,再問小朋友想唔想要細佬妹,如果小朋友話唔想要,那就唔生;如果小朋友話想生個,譬如話細佬,但生出嚟係細妹,結果大嗰個就好唔鍾意細嗰個,這些case亦見唔少。
人好奇怪,每每想對每一個子女都公公平平,例如:聖誕節就買差不多價錢的禮物給每一個、每個都去學一樣樂器、send每個去同一間幼稚園、小學、中學..... 都很希望將資源平均分配給子女。但有時在給予各子女的愛,卻又在不知不覺之中,不平均地分配。有時潮爸諗或所見,(見《聖誕聚餐》)每每以為以往的平均資源分配的方式,在小朋友快速成長之中,對他們來說已經過時,亦of course不能滿足他們,所以就算資源怎樣平均分配,小朋友們總會唔滿意,甚至乎complain父母偏心,如果囡囡要多一個弟弟或妹妹,潮爸覺得就一定先要prepare自己,怎樣令到兄弟姊妹和睦,真正能做到,兄弟姊妹如手足;真正能發揮悌道地互助互愛。
可能好多人都會諗生女先,個女大啲可以幫手湊啲細佬妹。潮爸覺得都幾苦了個家姐,因為如果要一個4歳嘅小妹妹,拖住個歲半嘅細佬過馬路,或去公園玩,自己玩嘅時候又要睇住細佬,偶爾睇漏眼就要挨鬧,都幾大壓力! 另外現代人都係教小朋友大讓細,小朋友會否覺得自己的細佬妹和自己爭寵或爭資源而感到唔開心?記得小時候都讀過「孔融讓梨」,主動地由細讓大,將那種尊重由細做起。如果將古人的說話博古通今,next generation會否又有另一番景象?
但無論道理怎樣的精妙,focus於自身,自己做好而成為sibling道中的榜樣,或許這是真切的需要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