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babyandpapa/posts/363637037155725
厚德載物
每一次朋友攜著一袋一袋舊的BB衣服,新的禮物for囡囡,又或者給與利是,都會提起潮爸曾經在YouTube看過的一段短片「厚德載物」。片中是一位老師的自白,如果那是他最後一次講課,他會講的題目就是這個。他看見近年在內地有很多黑心食品,有很多人費盡心思,為了錢,在這物質極度豐盛的年代,不斷背棄良心,做出損人利己的事情令自己「發財」,近年新聞也聽不少。有好多人都會講:「在資本主義社會,本來就是這樣!」亦記得小時候去飲宴,東西永遠總是吃不完,人家都說:「有餘,食唔曬先叫有福。」當然,現在亦有很多人都很節儉,在培養著這美德。
其實近年為何那麼多黑心食品的新聞?短片中的老師就是解答這一個問題,在短片內提到「德」,是叫人要積累道德,才能容納一切。在這時代,物質實在極之豐盛,必須要有德才能盛載;相反,若果德不夠,物質就會讓人失衡,繼而失德。
現在全世界百分之二十住在已發展國家或城市的人,擁有全世界百分之八十的資源(1)。無論是最基本的食物、水、日用品等,以至電腦、能源、奢侈品、娛樂等,都豐富得誇張!近年香港都宣傳一些生活上不浪費的概念,例如:大嘥鬼、減費減碳環保、Go Green、膠袋稅等等,都試圖將我們從物質過剩的「現代生活」中抽離一點點。其實徹底想一下情況,有「德」,才能把物質用得其所,才能不濫用,才能不浪費,厚德才能載物。
囡囡其實未夠一歲,已經有4箱衫 + 2個袋裝頭飾及襪仔 + 很多未拆的玩具 + 一些東西在婆婆家...... 新好舊好,始終都是不缺,實是幸福的一代。BB媽咪不時同囡囡講:「朋友封利是或送禮物,第日要錫返佢哋!」而自己都要引以為鑒,雖然未必那麼嚴重能夠積德,沒有失已經好好了。現代社會,身邊已經有些朋友已經唔係話儲錢比小朋友讀書,而係話儲錢買定層樓(積財)將來比小朋友住還實際。但上一代及古人都提倡「積財不如積德」,一路經歷,一路感受,「積財」幾多先夠?看著時代的迅速變遷,二三十年後都不知是什麼的一個世界,反思再反思,會否古人所說的「積德」才是真諦?
(1) Social & Economic Injustice, Worldcentric.or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