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瀏覽器版本已過時。我們建議您更新瀏覽器到最新版本。

在社交媒體上共用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babyandpapa/posts/379649208887841

 

陪月(第三課)

第三課非常technical,是中醫師來研討坐月知識。希望一期講曬,以免悶親大家。

坐月:產後30-90天,是產後調理身體的日子,在中醫角度是為免體內積聚瘀血,在食療中補充元氣,避免種下病根。

中醫曰「虛」,分娩時耗氣傷血,血:帶氧氣,失血 = 耗氧。
中醫曰「瘀」,生產後身體的凝血機制,以免失血,故存瘀血。因子宮內壁要清除瘀血,故惡露下行,但有瘀障,瘀血不去,新血不生。

之後亡血傷津、元氣受損、瘀血內阻、外感六淫(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燥、火)...... 

上堂時上到這裡,潮爸見同學仔們都已經不由自主地垂下眼簾...... 之後就去到break time。潮爸其實寫下了很多筆記,一來可以保持清醒,二來真的可以學一些中醫的專業知識。但有同學仔問,為甚麼要學到那麼深,全部都是中醫學的專有名詞,完全聽不明白。之後醫師就盡量深入淺出,引導大家去產婦飲食須知。因為做陪月(專業陪月),對產後飲食必定要瞭如指掌。

坐月飲食注意:
1. 吸取適量礦物質(例如:鹽),但若有水腫問題或妊娠糖尿病就不可以,因為sodium --> water retention。
2. 食有機食物及高蛋白質食物(例如:蕃茄炒蛋、蒸豆腐)有傷口「發炎」,才戒雞蛋;豆腐偏涼,胃寒不宜。
3. 補血食品(例如:蓮藕炒豆片,蓮藕生食寒涼,熱食通血管)
4. 預防便秘食物(例如粗纖食品:奇異果、火龍果、豆苗、粟米、海帶)火龍果及海帶偏寒涼,不宜多吃。防便秘食物不能一次過吃太多,因為產婦不夠氣,腸道蠕動慢,返被堵塞。
5. 宜少食多餐,有利腸胃功能恢復。

産婦飲食禁忌:
1. 生冷食物,有血凝作用,容易出現惡露不淨,形成腹痛身痛。
2. 辛熱食物,如薑、辣椒、花椒、酒等,只能用少量作調味之用。(可以用糊椒粒代替薑)開刀生,太早用薑會刺激傷口,少量唔辣的薑醋可作調味。

除了飲食要注意外,坐月期間,產婦當然最好唔好吹風,但要帶囡囡去check up,所以BB媽咪出街都要包到實,以免吹親!

體質、飲食習慣、食療效果因人而異,要觀察個人的生理變化及問題的重要次序,而作出適當的配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