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babyandpapa/posts/430231190496309
蓋被
除咗餵奶及換片,另外有一樣嘢大家會最緊張,那就是怕BB「冷親」!就初生BB頭三個月,大概都是用包被包住BB。囡囡冬天出世,平時沖完涼會著2-3件和尚袍,然後包張薄被仔,有時外面再包張厚被仔,紮到成隻糭咁。當BB再大啲,開始腳踢踢,手仔開始周圍郁,就要蓋被仔。一開始蓋被仔,都唔會點郁,但跟住再大啲,開始識轉身及勁踢腳仔,就好容易踢開曬啲被。囡囡細細個就鍾意「拍腳」(人家都説其他BB鍾意拍手,但囡囡鍾意拍腳,直到識企,隻腳唔得閒先學拍手),一蓋被仔,不夠2分鐘就踢開曬。
潮爸見狀,馬上與太太商討對策!在家只找到兩張厚一些的被,剛好姨丈從澳洲回來又買咗張被仔比囡囡,搵搵下又搵多一張被仔,總共四張備用。天氣凍時或夏天開冷氣,瞓覺前,先幫囡囡著多一些衣服,等囡囡瞓着後,先蓋一張被,踢開咗,(如果冇責住,就蓋返同一張被;但通常都會責住咗)為免嘈醒囡囡,就再另外蓋一張被..... 如此類推。通常如果囡囡瞓得「冧」,三張被都夠,但如果有時喺床仔轆來轆去,就可能要用曬四張。如果連到第四張都「賦」埋,潮爸就會抱起囡囡,看看有沒有不舒服,輕力拍幾下,然後轉個床頭,那之後通常就瞓到天亮。
BB床仔是不應放太多東西,有些人會放好多公仔,其實都不建議。潮爸覺得最重要是不時要留意BB,初生時隔十多分鐘望下睇下有沒有嘔奶;大個啲識轉身,又要隔一段時間望下,睇下有冇「賦」被,或者轉下轉下轉咗去角落頭,或面仔貼住咗個床邊;或者有冇比啲被蓋着頭。不要太急於戒夜奶或想BB一覺就到天光,多觀察BB在晚上的動靜及需要。
囡囡剛一歲兩個月的時候,有次有個朋友對潮爸説:「小朋友要學獨立,唔好比佢咁黏身,要學習自己一個在房間瞓。」首先潮爸覺得有些小朋友黏身,是性格上本身是這樣,不是故意溺愛的,問題都不太,小朋友要安全感,在可取或適當的環境下,都要給予。另外,每個小朋友都有點不同,視乎個別發展程度,有個時間的range,有些一歳半歲人仔,就期望獨立;有些很大個仍然要用奶樽或餵飯,那是對?那是錯?都很難有絕對。多點做資料搜集,歸納各種意見,明瞭how to make the knowledge applicable ,能做多一點點及用心去practice更好,大人+小朋友都能得益。
現在囡囡已十七個月,太太半夜起床也會望下囡囡,而潮爸有時都夜瞓早起,不讓BB unattended 的時間太長。Make sure有蓋被,避免「冷親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