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瀏覽器版本已過時。我們建議您更新瀏覽器到最新版本。

在社交媒體上共用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babyandpapa/posts/443585032494258

 

車車
 
還記得囡囡剛剛出生時,去街街就用一個澳洲朋友給予的BB籃仔,朋友在澳洲有車,只係好lightly咁用,到潮爸手時還很新淨,但潮爸日用夜用,用得很殘舊,直到囡囡10+磅,才轉用士的車。初時用士的車,因為方便坐巴士時摺車,上小巴不會給人罵,上的士不用開後車廂(見《新車落地》https://m.facebook.com/babyandpapa/posts/298089453710484)。雖然墊背脊位比較薄,但那時大部分時間都用孭帶,問題不大。囡囡再大一些,潮爸搜尋及試過很多不同牌子的娃娃車,最終都是要「輕」,讓太太都可以用得收放自如,那就用朋友送的禮券,買了一架最輕的Aprica。(only 2.9kg,比士的車還要輕)
 
記得第一次試車,將囡囡由士的車抱去Aprica,囡囡超級開心,因為cushion舒服一些,以及推的時候好smooth(士的車有Road feel),試完沒有買,囡囡好像有點無奈,因為差不多$2000 HKD,要考慮其實用性。很多朋友都説:「幾千元買了娃娃車,只坐過幾次,會走路時就不願坐了!」考慮了一星期,最後才回去買。當日潮爸沒有帶士的車,囡囡直接坐著架新車回家。
 
買了Aprica後,太太獨自帶囡囡去街時,推得很自在。平日用在孭帶的Infantino(見《Infantino》https://m.facebook.com/babyandpapa/posts/346417472211015),出奇地好fit車車,囡囡在車車睡覺,就當被仔用。車車本身超輕,有時搬上搬落樓梯,都不覺得太重,很方便,總之十分得心應手。
 
在香港,見很多人用一些有避震+較高低+幾萬元(HKD)的大型娃娃車。來到台灣,都有,但很少,都是見人用荷花或用與潮爸用的同一款Aprica。潮爸坐捷運,大部分時間都是用行李出入閘口,但其slim的車身,其實一般閘口都能通過。
 
就好像今次台中之旅,去程坐台鐵車廂的第一個位,legroom 比較寬,整架Aprica都可推進去,而潮爸還有位置放腳,大家都可以舒舒服服睡一覺。回程時,遲了買票,所有車廂的第一個位都沒有,要坐車廂中間。潮爸想,the worst case 都是要收車,與太太輪流抱囡,兩小時多,應該搞得掂。上到車,摺起車抱著囡囡。正打算氹囡睡覺之際,潮爸發覺座位剩餘的空間,可嘗試開娃娃車,跟BB媽咪説:「

hum,可能可以開到娃娃車。」一試之下,竟然夠位!開好娃娃車,但冇位放潮爸對腳!不過當然是讓囡囡能在娃娃車舒服地睡為重,那就想辦法,一隻腳放在車前面,另一隻腳放在車後面,無錯,就係夾住娃娃車!動作好像有些不雅,有點不好意思,但沒有辦法,將就一下。太太説:「哈!小型娃娃車真好,這樣窄也能打開!」

 
所以潮爸極力推薦這平、靚、正的娃娃車! 在台灣買更便宜一些(~~ $6000 TWD),一般娃娃車都比香港平20-30%,未買娃娃車的朋友,不妨來台灣先看一下。

附圖一:生日會那天還是坐士的車(見《生日會》https://m.facebook.com/babyandpapa/posts/362039493982146
附圖二:翌日就有新車車
附圖三:這麼窄也夠位開娃娃車,棒!
附圖四:潮爸、BB媽咪及囡囡都可舒服地睡一覺。

圖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