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瀏覽器版本已過時。我們建議您更新瀏覽器到最新版本。

在社交媒體上共用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babyandpapa/posts/458090214377073

 

水果囡
 
很多家長都會說:「小孩子不吃菜,不吃水果!我們大人無所謂,但小孩子不夠營養會不健康。」潮爸看過一些書,小朋友的飲食習慣是從小培養,而且家長也扮演著一個很重要的角色。
 
從小培養,可以追溯到BB 4-6個月大時,餵那一種糊仔開始。那時剛開始吃嬰兒副食品,醫護大多建議從先從米糊開始,然後餵蔬菜糊,跟著是有其他味道的糊仔,味道由淡到濃,但亦不要太濃,因為吃了濃味的東西,就回不了頭。與朋友到餐廳吃飯,看見囡囡想吃枱上的食物,初期潮爸煮了飯仔用燜燒杯帶出去,囡囡就不用吃外面的東西,然後每次都給囡囡試少少,慢慢introduce外面濃味的食物,現在囡囡都已跟我們一起吃飯,甚至有時要特別再單點一碗飯給囡囡。
 
另外,家長的角色也很影響小朋友的飲食習慣。常常都聽見有人説:「小朋友要多吃水果蔬菜!」但眼見大人連碰都不碰,只叫小朋友吃,小朋友眼見可能想:「為什麼只有我要吃菜?」現在營養大行其道,加上資訊科技發達,人們對飲食比以往注重,亦了解到自身健康及家庭健康,對自己及小朋友都很重要,如自己能入廚,就更能帶動小朋友入廚的樂趣。
 
潮爸在囡囡小時候,已把不同水果給囡囡試,有香蕉、奇異果、藍莓、火龍果、橙、百香果汁、葡萄、青蘋果、富有杮、雪梨、布冧、愛文芒果、哈蜜瓜、西瓜、菠蘿、西柚、蘋果、甚至檸檬。有些會說:「香蕉好涼㗎!」「芒果菠蘿好毒㗎!」「咁酸都比佢!」「會唔會過敏㗎!」「挖啲蘋果蓉比佢食!」「提子有皮食唔到!」「提子果糖好高㗎!」「咁硬點咬!」...... ‼


水果是那麼好的東西,不湊b都不知原來有很多人,都對水果那麼多顧忌。
1. 香蕉:一星期食一小隻,不會太多吧。
2. 芒果:潮爸都只餵幾口,台灣特產愛文芒果,最好吃嘛。
3. 菠蘿:都是幾口而已,有時做菠蘿炒飯,台灣有種牛奶鳳梨,每年只有一個月才有,很清甜,蠻好吃的。
4. 酸:酸的味道囡囡特別喜歡!第一次給幾粒西袖,囡囡吃完皺著眉頭,但幾秒過後「呀」= 再要。酸對小朋友可能很好玩。
5. 過敏:要真試過才會知道,試過有當然不要給,那試過沒有就沒有了。潮爸check過,莓類唯獨藍莓在一歲前可以給小朋友吃,其他莓例如:士多啤梨、raspberry 、blackberry 等,最好遲一些,預防過敏反應。
6. 蘋果:潮爸其實到很後期才給囡囡,因為不太喜歡其氧化變色,後來切成一條條,浸了鹽水然後給囡囡自己拿住食,很enjoy!
7. 提子:有些朋友説:「整顆給他,吃不到會吐出來,消化不了會排出來!」提子皮是有益,除了青、紅葡萄,皮比較薄,但有些提子皮太厚,並且比較難消化,不要勉強吃下去,視乎個人體質及喜好。潮爸會去皮才給囡囡,打葡萄汁就一定連皮。
8. 糖份高:這不是一個那麼簡單的問題,只簡單的説:對於糖尿病人,果糖要計入carbohydrate count。一般人,吃多少才有問題,很難說。小朋友,幾顆或許問題不大。
9. 硬:靑蘋果及富有柿很硬,對!但切薄片,或再壓碎,小朋友大一點多些牙仔,應該沒有問題。

水果有時候是無辜的,視乎大家怎樣利用它。藍莓,初期潮爸都會去皮,但現在囡囡已經可以整顆吃。潮爸差不多每次去超市,都會買水果,希望大家都enjoy eating more fruits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