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瀏覽器版本已過時。我們建議您更新瀏覽器到最新版本。

在社交媒體上共用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babyandpapa/posts/621965861322840

 

不能解釋

 

上星期去機場送機,太太又飛了,囡囡會否哭嚷著?不會了。潮爸常常帶囡囡去接送機,出入機場已習以為常,每次送機都會「拜拜、拜拜、拜拜、拜拜...」,既捨不得又冀盼重聚,但今次有點不同,潮爸沒說半句,只有囡囡不停地loop:「媽媽坐飛機,媽媽坐飛機。」

 

世事雖然無常,但有些事情都可以知道其定律;空間越多,能乘載的東西就越多;時間越久,能沉澱的東西就越多;沉澱過後,能讓我們看到過去;需要仔細看?或許不需要,只需知道,人生是這樣構成的... 

 

上一兩代,談到五代同堂,是十分不容易擁有的天倫之福。如今四代同堂的家庭,或說家族,大家都不難認識到,實在感恩和平日子、醫學昌明、生活安定,而囡囡出生也承著長輩的福,有媽媽錫,有婆婆逗,還有太婆哄。

 

還記得當初拍拖年代,以新年見太太的親戚拜年為名,實是被各大長輩interview,biochem有electrophoresis 的gel scanner,文書處理有OCR scanner,photoshop有slide/film scanner,這十目所視的scanning情景,無論那一個人prepare得多好,怎樣自然也有點不自然。講了不知多少句賀年說話後,終於被引見到囡囡的太婆!那時太婆正在打麻雀,潮爸知打麻雀大忌「唔好阻住曬」,心裏很明白「有點危險」。但太婆很nice,叫大家也停下來,然後說:「你就是某某某... 幾好呀!」太婆一句勝千言萬語,馬上鬆了一口氣,而汗還未滴出來已經乾咗!... 省略100000字... 之後就是現在的潮爸。

 

潮流一直都流行「未來外母政策」,以前都這麼給別人意見,但講明潮爸,如上有高堂,潮爸suggest的一定是婆婆政策,太婆政策,是真的!

 

囡囡太婆經歷人生起跌高低,潮爸蠻喜歡聽長輩話說當年。太婆喜歡做義工,年輕時帶著幾個小朋友(現在的舅公s + 姨婆s),到慈善中心幫忙煮飯,一次煮二十多圍;對比潮爸,湊1個,煮給自己及囡囡,已經疲於奔命!太婆不方便常常外出,潮爸有時也只可致電問候一下,跟著太太説:「太婆一向很少接電話,你又可以打到比佢,那麼厲害!」潮爸笑道:「緣份吧!」

 

上一年,太婆身體狀況不太好,常常出入醫院。回港時都帶囡囡去探望,但精神一次比一次差。本想介紹舅公們去詢問一下香港的「寧養服務」,看看有否更全面的紓緩及護理服務可提供,可惜歲月不留人... 生老病死原為萬事萬物的定律,但每每面對時都有種說不出的無奈。囡囡還那麼少,怎樣跟囡囡解釋?在我們成年人的憂愁當中,小朋友仍是天真爛漫地過日子,照樣:「DadDad玩呀!DadDad玩呀!」「媽媽坐飛機!媽媽坐飛機!」

 

潮爸只可說明:「我們要紀念,要記著念著開心的日子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