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babyandpapa/posts/844524105733680
潮爸已OUT?
去年有一位美國朋友來到台北旅遊,潮爸就一盡地主之誼,帶他們去吃台式小吃,在言談間,朋友原來也有撰寫散文,潮爸的強項是湊b就當然寫《潮爸湊b日誌》,朋友愛情最強就當然是寫愛情故事。
潮爸先問朋友有沒有打算出書?朋友答道:「有呀!但不知在哪裏出書?也沒有出版社的聯繫。」朋友雖然人在美國,但是個中文極強的香港人,潮爸當然提議他可以在香港出書,土生土長,共鳴感會比較大。他說:「從前就有出書的心願!那麼你呢?」曾幾何時亦有人問過潮爸這個問題。潮爸覺得,在網路發表文章到出書,就好像由經營網店到實體店般困難;亦好像由Youtuber做到拍電影那樣的成功,那樣的萬中無一!「好難啊!」朋友回美後,潮爸亦着手幫朋友搜索一下,一些關於出書的資料。
輾輾轉轉,另外一位朋友介紹一家出版社給潮爸,把聯絡資料forward給朋友,潮爸亦好奇問一下出書的事宜。編輯都很好,screen完babypapa.hk 《潮爸湊b日誌》網站,即時回覆他們沒有興趣!以及討論了一些關於「時效性」的情況。就在出版社的立場,可能出版一些愛情小說、醫療書籍、健康資訊、兒童讀本等,沒有時間規範性而且歷久常新的題材及內容會比較受歡迎。潮爸很明白,出版社都是一門生意,出版愈持久和愈多就愈好,潮爸只是small potato,只是曾經有過一兩次人生黃金週而已,出書談何容易?!
還有編輯亦提到一點,就算書真的出版了,書店也未必將書放上架...... 最終都要問一句:「書出了,沒有人買怎麼辦?」
問完後也有一些啟發:
1. 如果說時效性,是男人湊b這件事是一個潮流?還是暗示其實「潮爸」已經 out ?
2. 湊小朋友的心不會變,但湊小朋友的方法一直在變?
3. 網路世界始終跟真實世界有距離?
4. 潮爸日誌的內容太廣不夠獨特性?
問了出版社後感覺很不錯,又啟發潮爸去思考:在這知識泛濫、萬事萬物都極速地被淘汰,究竟有什麼在人世間永垂不朽?《潮爸湊b日誌》能經歷多少風浪?撐過多少年頭?
想又復想,年又復年.... 說時遲那時快,潮爸又大一歲!生日應該沒有時效性吧?零時十分,講返句 Happy Birthday to me !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