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babyandpapa/posts/873754626143961
誰可改變
剛剛過了母親節,除了是為媽媽慶祝之外,亦是很多媽媽回味及吐苦水的日子。
曾經說出:
「你知否陀你的時候多辛苦?」
「你知否生你的時候多緊張?」
「你知否你BB時常常喊,喊到心都煩?」
「你知否你小時候多佻皮?」
「你知道你半夜吐奶多麻煩?」
「你知道你由朝咳到晚,都不知看過多少次醫生?」
「你知道為你跟功課,多了少白頭?」
「你知道每次學校見家長,都很怕老師說自己的孩子在學校不乖?」
「你知道生了你之後,好像沒有了自由?」
「你知道生了你之後,放棄了工作?」
「你知道生了你之後,為你改變了很多?」
.
.
.
現代的媽咪改變:
「為了你就要剪短頭髮。」
「為了你就要由full-time轉part-time。」
「為了你讀degree要押後。」
「為了你幾年沒有去旅行。」
「為了你很久沒有跟朋友聯絡。」
「去買衣服都是買童裝。」
「沒有時間化妝,習慣素顔。」
「手飾不能戴,避免刮傷BB。」
「由圖書館稀客,變為成為常客。」
「要勤力溫習,教小朋友做功課。」
.
.
.
現代的爸爸改變:
「買長短火,為孩子留倩影。」
「突然懂得剪片,當人生導演。」
「在產房陪產,一夜長大。」
「突然覺得留鬍鬚很帥,有鬍子 = 爸爸。」
「突然想買部7人車。」
「突然不想OT,回家睇BB。」
.
.
.
潮爸的改變:
「24小時留在家,成為宅男。」
「順應<餐具帶着走>潮流,跟囡囡一齊用自攜的餐具。」
「以前蒲遊戲機中心,現在蒲兒童遊樂場。」
「以前只用IKEA鍋煮簡餐,現在用Le Creuset(港女煲?其實是潮爸煲)做料理。」
「以前叫極都唔醒,現在係冇得瞓。」
.
.
.
上一代的母親級,很多都為了帶小朋友,辭去工作,全職湊小朋友,加上上一代的社會,女士的工作機會及工種比較少、學校的學位也比較少、唔識湊小朋友都要「頂硬上」、文化背景認為讀書都要年輕時完成,一般不太接受年紀大的學生、工作收入不多,請保姆對於一般的家庭的負擔蠻重、資料沒那麼流通,待在家太久跟社會脫節、工作經驗不能持續、為幫補家計拿幾lots衣服回家車..... 總而言之,以前一入湊b深似海,要放棄所擁有,要完全改變自己。孩子長大了,到了收成期,苦水雖掛在嘴邊,但甜在心裏。
現代的父母都有很多選擇,學湊b可以睇YouTube、一般可找長輩幫手、怕脫節可以隨時讀certs or diploma 轉行、彈性工時的工作也有、交通便利可帶小朋友出去玩...... 要完全放棄自己本來擁有的去湊小朋友,潮爸自覺生於這年代,已經很幸福,就算現在看起來很辛苦,比起以往,可能也不到十分之一。穩定生活,是一種褔氣;改變,需要一份勇氣;雖然湊小朋友,由一竅不通,之後熟能生巧,到七竅生煙,感覺苦樂參半,但能夠改變,為孩子而改變,或許也存在着一種恩賜。
在人生不同階段,看一看、問一問:「誰可改變?」或許就會知道,要怎樣感恩。而我們為一下代怎樣改變?就讓下一代自己去感受吧!
附圖一:餐具帶着走
附圖二:絕密大肚相(囡未出世)
附圖三:囡囡黏住DadDad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