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瀏覽器版本已過時。我們建議您更新瀏覽器到最新版本。

在社交媒體上共用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babyandpapa/posts/890737767778980

 

教育

 

由去年9月1日開始,看到臉書上開學禮及上學日等文章及圖片在洗板,家長都寄予厚望,學年之計在於秋,都希望子女勤勤力力、用功讀書、拿好成績、享受學校生活...... 最緊要開心每一天! 同一時間,潮爸亦不敢怠慢,到書局及在網上買了一些練習,在家教囡一些基本課本上的知識,正式踏入伴讀書僮的生涯!

 

潮爸覺得,小朋友的知識、品德、人際關係、感情表達、互動溝通模式、都需要各方面去由不同人和事和時期去引導,或許沒有分強弱,有時候就是「可行則行,不可行則止」,最重要是配合。潮爸起初都不敢請纓去教囡課本上的知識,但見囡慢慢長大,可以試看看。

 

不入尤自可,一入就變成了一個迷途小書僮。在當補習老師的過程中,一般只會一星期見學生一至兩次,每次一至兩小時,學生一般都比較聽話,情緒都收藏得很好,大多可以和平相處到畢業。但現在面對著朝夕共處的囡,Dad兼師職,以往/現在/未來或許都會有點卻步。朋友都說:「自己可以親教自己的子女,真好!」...... 這正是最可圈可點之處,矛盾核心的所在地。

 

九月份一開始時,囡當然充滿喜悅,滿有新鮮感的打開每一本練習書、數字咭、中英文生字咭,每事問:「這是甚麼?那是甚麼?這個呢?那個呢?」好奇心爆發!每完成一頁都有奬勵貼紙,潮爸及囡都「何其滿足」!曾幾何時,每次下課囡囡說:「謝謝DadDad老師。」是那麼的窩心!那種成就感,簡直是覺得整個世界也是自己的!但到了十月多,新鮮感冷卻了,練習內容也變得越來越複雜:

 

中文字越來越難

迷宮越來越複雜

時鐘越來越難一眼看出

要填顔色的部分越來越多......

雖然時間固定,但每次跟囡上課的力氣就越大,也看見囡要動腦筋去練習,「坐不定」的情緒慢慢出來。

 

潮爸不懂教?父女互動太多?小朋友耐性不夠?潮爸脾氣不好?男士教功課比較硬?...... 最後都不得不跟着其情緒上課,亦為了教育的煩惱,令自己身心疲累。教育自己的子女,一點也不容易!

 

潮爸後來買了語音三字經(囡自己可以按來聽)、盡量做多一些剪貼的練習(提高興趣)、在平日交談中教英文(嘗試英文生活化)、控制情緒(避免傷感情)、將練習咭貼在窗或牆(隨時教授 instead of 嚴肅上課)、買Peppa Pig及Hello Kitty筆(讓囡寫字寫得開心點)、跟太太輪流讚美囡(鼓勵學習)...... 盡量在溫和氣氛及情形下,讓大家也享受課堂。

 

自開始真正上課後,潮爸發覺關注小朋友的情緒真的很重要! 時間、學術、感情、得失、過程、結果、實用性、享受,哪個最重要?自己教,不可行則止;小朋友學校的體驗一開學就不能停止...... 自己教,又明白囡及自己多一點點。那部分可以交托給別人教,那部分必須自己處理;那部分是必然的,那部分有空間,衝一衝,撞一撞,真的了解多了!

 

要多謝太太配合潮爸教囡,要多謝囡喜怒哀樂的情緒表達。潮爸自己要學的,還有很多,很多!

 

現在是六月份,有些小朋友考完試,有些小朋友可能仍在努力考試中,父母及老師們辛苦了,考完試就是開心放暑假,大家加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