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瀏覽器版本已過時。我們建議您更新瀏覽器到最新版本。

在社交媒體上共用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babyandpapa/posts/949385845247505

 

原來如此

 

還記得上一代,有一些男同學,他的名字是比較女生;亦曾聽一些老人家說,因為生活困苦,怕孩子養不大;亦有些上一代人說,常常怕孩子不平安,外遊時都不跟人說...... 日本人亦有七五三節,3歳,5歳,7歳都會拍家庭照,祈求孩子健康成長。

 

現代人聽來,可能覺得:「有甚麼好怕?」孩子必定會健康成長,希望孩子健康成長!這個必定 vs 希望,在內心深處,其實都存在着這些元素。有時聽人家說:「某某是樂觀型...... 某某是悲觀型...... 某某是積極型.... 等等。」性格決定想法,想法決定做法,做法決定命運...... 簡單一點,性格決定命運?

 

有些想法可能真的是本身性格驅使,但有些亦不能不說是後天的際遇影響下所想出來的,世界不斷在變,可否簡單一點?大家也明瞭「經一事,長一智」,那種長出來的知識及後萌生的智慧,又能否超越本身的性格?或彌補本身性格之缺點?更而進展至更加深入的同理心?

 

作為父親,保護兒女是必然的,亦相信自己的能夠做到!潮爸亦跟其他父親一樣相信這點,在囡囡BB囡手抱期間,除了在家或bb床,外出時基本上都用bb籃及孭帶抱著,十分安全。囡囡開始學走路的時候,潮爸亦從旁協助,當然會跌跌撞撞,但都在保護的範圍內,無驚無險就到1歲3個月。

 

第一次令潮爸out of control,就是有次帶囡囡去接太太下班,潮爸站在旁邊等,囡囡就在lobby跑來跑去,玩得很開心,突然囡囡向着潮爸方向跑來,可能跑得太快,正正在潮爸旁邊摔倒,撞到剛與囡身高一樣的桌子,雖然不是大礙,但囡也爆喊起來!當時距離相差不到一尺,潮爸來不及反應囡就已摔倒,第一次感到無奈。

 

囡越來越大,有時亦會在床跳來跳去,每一次潮爸及太太都説:「囡囡看過Monkey jumps on the bed, bump your head, call the doctor the doctor said, no more monkey jump on the bed!」來叫囡囡不要跳。潮爸有時想,小朋友是看完影片才跳床,然後想challenge bump their head?還是真的在影片學到不要jump on the bed? 總之偶爾「睇漏幾秒」,囡已撞到頭,小朋友起「樓」,真的「話咁易」,唉!又一次感到無奈。

 

另外在寫《潮爸湊b日誌第341期《食、玩、瞓》時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babyandpapa/posts/849217961930961

》,在期間都會諗,日日都已經餵很多,瞓覺也瞓很多,好像也不長肉,又不長高... 間中都有些少惆悵。現在已放鬆了很多,但亦明暸到,為何人一般都想小朋友「肥肥白白」。

 

囡囡第一次咳,咳個不停,那時嫲嫲正好有一段時間在台幫忙照顧囡,咳了大概兩星期,在這期間,嫲嫲不時也跟潮爸說:「會否是那種「百日咳」?」當時潮爸也沒有想甚麼百日咳,只安然一起照顧囡渡過了咳咳的兩星期,但慢慢了解到,要學習體恤長輩及安撫其擔憂。有一次帶囡外出玩泡泡鎗,十分漂亮的Peppa Pig泡泡槍,潮爸去了商場的洗手間,不到5分鐘,太太就留言説有小朋友搶了泡泡鎗,潮爸馬上回去了解事件...... 總之發生了些誤會或一些現代社會慢慢正視的bullying。

 

BB時手抱,7日24小時都守護着;小朋友越長大,父母能夠看到的就越少。坐理及心理的安全,仍是放在第一位,但其獨立的處事方式,始終亦是小朋友自己學習,自己摸索,自己去保護自己。但原來上一代的那種「養不大」的擔憂